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大家好,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如果是企业自行生产的存货,一般包括购进材料、生产领用材料等步骤,对于自行生产的存货,应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分录
购进材料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生产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发生直接人工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生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
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产品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存货的会计分录
企业销售存货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
存货清查的会计分录
盘盈:
审批前
借:原材料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盘亏:
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审批后
属于正常损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损失以及扣除应计入其他科目后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由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属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在残料入库的情况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是什么意思?
存货指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自行生产存货如何写会计分录
存货通常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当企业自行生产存货时,相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分录
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生产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发生直接人工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生制造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
分配制造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产品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什么是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什么是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生产成本是什么?
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OK,关于自行生产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