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支工资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
关于提前预支工资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周边号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预支工资会计怎么做账
预支工资会计怎么做账,如下:
1、预付给职工工资时。
借:其他应收款——某人。
贷:库存现金。
2、从工资扣除预付的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某人。
员工提前预支工资记账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员工在职,属于借款的性质。借款金额不大于应付工资额,用借条,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实际发工资时收回;其二是员工离职,属于提前支取的性质,用支款单,并由会计签署,应计入"应付工资(或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如果本月预付了之后两个月的工资,属于全额月工资的情况,则可以分两个月来计算,但须有人事部门提供的纸质文件,并且明确注明这是之后两个月的工资,由财务部门留存备查。预发工资属于月工资的一部分,或没有相关纸质证明文件,则应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
预支工资,就是工资还没到约定发放日期,向用人单位预先支取自己的工资。目前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约束,完全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自愿协商。
企业员工预支工资时,可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从工资中扣除预付的工资时,则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预支工资计入什么科目
预支工资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科目)、银行存款(资产类科目)。
1、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科目):预支工资属于企业对员工应支付的薪酬的一部分,因此会计上会将其记录在应付职工薪酬这个负债类科目中。预支的工资金额会列入该科目的借方(增加)。
2、银行存款(资产类科目):预支工资通常是从公司的银行账户中支付给员工的,因此在银行存款这个资产类科目中会记录相应的减少。预支工资金额会列入该科目的贷方(减少)。
3、具体来说,当公司预付给职工工资时,这笔钱可以视为公司借给职工的钱,因此不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而是作为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等到发工资的时候,再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收款。
预支工资注意事项
1、建立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公司应该建立明确的政策和程序来管理预支工资。这包括规定预支工资的限额、员工资格、申请和批准程序,以及处理员工离职或返还预支的程序等。
2、即时记录和跟踪:对于每笔预支工资,必须及时记录并跟踪。确保将预支工资的详细信息(如金额、日期、员工姓名等)记录在会计记录中,以便日后核对和核实。
3、填写正式的预支工资申请表:要求员工填写正式的预支工资申请表,并在申请中提供必要的信息,如金额、原因、预计还款日期等。预支工资申请表要经过经理或主管的批准。
4、纳税和扣款:预支工资通常会受到适用的税收和扣款要求的影响。确保预支工资的计算和处理符合当地的税法和劳动法规定,并按规定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税款和其他扣款。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